“摄”太岁
- 道清先生
- 2024年3月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7月15日
早在万年前人类还面对着五谷不全,环境生存压力之际。伏羲氏由观察星象和气节变化看到洛书河图,发展出一套先天八卦也是易经的雏形,一下就把人类文明提升至农耕时代
简单来讲,古人通过观察星象和环境的变化规律,以提高生存效率,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这个道理,也是宇宙的真理
月有阴晴圆缺,如日中天也会有黄昏时刻,万事万物都是跟这个规律在运行
同理!人乃天地之中,我们也避不开兴衰成败的轮替,如果人能知道运势的涨潮退潮,岂不是就能更有效的安排进攻和守成的时机呢?
没错,掌握运势的关键就是民间习俗的“摄”太岁,别认为不可思议。早在人造卫星前航海就是靠找北斗七星来判断北方的北极星,现在的人造卫星也是根据这个基础发展出来
人类系着观察星象规律发展出天干地支,不但是日历的基础,也是现在天文、太空科技的核心支点,除了科学应用之外也是很多命理学、星座的核心逻辑
其实我们用心去思考、观察,星象的规律和我们地球环境变量这么密切,怎么我们人就不会是在这些规律循环里呢?难道地球不关我事?我们不是自然产物?而我们不是宇宙内的一小小小小小小小部分?
太岁就是天干地支的诸位星君,祂们掌管着凡人的运势,而六十太岁是由“斗母元君”率领。凡人在生的运势也是跟着地支生肖在起落
所以,过年立春就去庙里拜拜,跟跟习俗去“摄”太岁补补运,了解今年是否要进攻还是守成何乐而不为呢
就好像看到天阴是要准备收衣服,难不成还要再去洗衣服吗?
犯太岁的确不是大展宏图的时机,因为不但是事倍功半更会是白费心机,其实这个犯太岁概念就是冬至冬休的概念,好让你休息养精蓄锐低调地做好本份,等待时运到来再事半功倍的出发!而且这也符合宇宙规律
至于“摄”太岁或补运的作用,的确是能得到灵界无形力量的协助在个人运势,其实这些协助是灵界希望众生能有更多的余力,再提升自己的修为在[道德、孝道、渡己、济人]
Comments